?中國水利水電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建設產教融合型企業三年規劃 | ||||
| ||||
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和教育部關于《建設產教融合型企業實施辦法(試行)》(發改社會〔2019〕590號)的工作部署,根據《關于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培育有關工作的通知》(湘發改社會〔2019〕934號)文件精神要求,現制訂中國水利水電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三年發展規劃。 一、發展基礎 中國水利水電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水電八局”)是世界五百強企業——中國電力建設集團公司旗下的在湘子企業,是湖南省首家、電建集團唯一擁有國家“三特級”資質的企業(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總承包、建筑工程施工總承包、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總承包),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中國水電八局不斷推進科技進步,勇攀科技高峰,多項專業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擁有中高級技術管理人員6000余人,有269項重大科研成果獲國家和部、省級科技進步獎,有國家專利343項、國家級工法16項、省部級工法270項,有17項紀錄入選中國施工企業新紀錄,被國家統計局評為“全國建筑業科技領先百強”,2009年獲評“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并保持至今。 為深入推進技能人才培養,公司于1973年獨立舉辦中國水電八局高級技工學校(湖南省水利水電建設工程學校),并與公司所屬的教育培訓中心機構合一,是一所集技工教育、學歷教育、職業培訓和技能鑒定等為一體的多層次、多形式、綜合性國有公辦、國家級重點職業技術學校;公司通過取得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湖南省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及應急廳、市場監督管理局、住建廳等培訓、取證資格,面向社會開展技術技能培訓服務。 學校秉承“高端引領、校企合作、多元辦學、內涵式發展”的辦學理念,專注于實用型、技能型人才培養,具有鮮明的辦學特色。多年來,學校與三十余家大、中型企業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先后獲得“湖南省技能人才培養先進單位”“湖南省企業班組長通用管理能力培訓工作先進單位”“全國企業職工教育培訓先進單位”,多次被評為“湖南省職業技能鑒定工作先進單位”“省市高技能基礎設施能力建設單位”。 學?,F占地面積約66667平方米(100畝),建筑面積68400平方米,教學與實訓場地面積約13000平方米左右,固定資產5200萬元,其中教學、實習設備1500萬余元。學校有機械類、電工電子類、建筑施工類等專業實訓室36間,實訓儀器設備1000余臺套。學校已建立起一支“師德高尚、誨人不倦、愛生如己、技藝求精”,能適應現代職業教育的教師隊伍,年齡、學歷、職稱結構合理。目前學校管理人員及專兼職教師127人,其中專職教師71人,兼職教師56人,專職教師占教師總數比例56%,具有技師和高級技師職業資格的76人,“雙師型”教師占教師總數的60%。目前在冊學生2500余人。 二、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牢固確立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地位,把深化產教融合作為推動教育優先發展、人才引領發展、企業高質量發展、產業創新發展相互貫通、相互協同、相互促進的戰略性舉措。 堅持面向市場、面向行業,創新獨立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的校企合作機制與體制。以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為重點、以深化產學結合為途徑,不斷鞏固企業辦校、校企合作所取得的成果,持續探索企業辦校、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新模式,努力實現校企人才共享、設備共享、技術共享、文化互補、管理互通的深度合作關系,全面提升學校辦學能力、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社會影響力。 三、規劃目標 2021-2023年,三年內建立并完善產教融合機制,完成產教融合型企業的建設目標。 1.獨立舉辦職業院校,在冊學生規模3000人左右,申籌技師學院,開展預備技師班的教學試點。 2.通過企業培訓中心、網絡教學“尚水學堂”平臺,面向社會開展技術技能培訓服務。 3.參與組建行業性或區域性產教融合(職業教育)集團“中國電建職院”并發揮積極作用。 4.承擔實施1+X 證書“土木工程混凝土材料檢測”(學歷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 5.完善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機制,開展現代學徒制和企業新型學徒制試點任務。 四、重點任務 (一)中國水電八局高級技工學校成功申籌技師學院,在校生規模在2500人左右,開展預備技師班的教學試點,依托現有專業群,做精老牌專業,建筑施工、電氣自動化、機電安裝與維修;對接社會經濟、新型工業化發展和產業優化升級需求,深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新增建筑測量、市政工程施工、建筑設備安裝、工程監理、樓宇自動控制設備安裝與維護、工業機器人應用與維護專業;結合社會發展趨勢和需求,新增健康服務與管理、電子商務專業、物業管理。實行建筑工程系、機電工程系、管理服務系和基礎管理部“三系一部”管理體系,形成以三大特色專業群為核心的特色專業體系。 (二)成立企業大學,緊跟行業和企業對人才培養需求,積極轉變思維,創新培訓模式,做精做優內部培訓。對接政府、行業需求,積極開拓取證及職業技能提升培訓,做大做強外部市場。推廣“尚水學堂”線上學習平臺,緊跟職業培訓發展趨勢。組建優質師資團隊,完善培訓體系,提高服務質量。成立工程局黨校,促進黨員干部隊伍建設,年各類培訓項目達到4萬人次。 (三)參與組建行業性或區域性產教融合(職業教育)集團“中國電建職院”,在人才培養、課題研究、標準制定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四)按照相關規范,借鑒國際國內先進標準,聯合行業、企業和院校,依據國家職業標準開發“1+X”中“土木工程混凝土材料檢測”職業技能等級標準、教材和學習資源,建設考核站點、頒發考核證書,協助試點院校實施證書培訓。 (五)深度開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根據行業和企業的發展要求,完善人才培養和專業建設方案、課程建設與實訓基地建設。開展現代學徒制和企業新型學徒制試點任務,近3 年內接收職業院?;蚋叩葘W校學生開展3 個月以上實習實訓累計達1000 人次以上。 1.成立組織機構,組建校企合作小組,負責制定校企合作計劃,組織具體項目實施。 2.通過定向人才培養、項目合作、學術交流、校企互聘、同教同學等形式,拓寬企業各類人才的視野和學員技術技能水平的提升。 3.建立“工學交替”“訂單式人才培養”等長效機制,形成多層次、多形式的“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校企雙方根據訂單班專業教學計劃和課程教學大綱要求,共同制定完成學生實習實訓計劃實施和安排。企方依教學要求接受訂單班學生觀摩、操作、頂崗實習等實踐教學環節安排,并配合教學計劃為訂單班學生提供設備、場地、人員等方面的支持。關注參與訂單培養學生的外部論證,實現培養內容的社會適應性和合作崗位針對性的充分兼顧與融合,在滿足本企業合作崗位要求外,關注寬口徑培養。 4.開展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雙師聯合培養”為主要內容的企業新型學徒制試點工作,采用企校雙制、工學一體的培養模式,以企業為培訓責任主體,以專業知識、操作技能、安全生產規范及職業素養為主要培養內容,通過企校雙師等制度保障,培養一批品德高尚、技能精湛,身心健康的、企業急需的技能型人才。通過企業大學開展員工培訓,提高企業員工綜合素質,按培訓結果發放相應職業資格等級證書。 5.開展國家及省部級課題聯合申報,共同開發新產品、新工藝,推進產學研基地的建設。 6.實施校企深度融合,即:課程標準與企業標準融合,專任教師與兼職教師融合,學校資源與企業資源融合,學生與企業員工融合,學校評價標準與企業評價標準融合,學校文化與企業文化融合,企業專家參與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標準制定,大力推進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的校企合作模式。 加強校企協同“雙師”隊伍建設,聚焦行業企業重點領域的發展和對技能人才的需求;企業每年定期接收校方派遣的一定數量的專業骨干教師來企參觀、掛職、調研和實踐,培養“雙師”隊伍;同時企業每年定期派遣中高層管理人員或技術人員到校方擔任兼職教師,參與校方的管理、教學工作,加大“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力度,切實把師資隊伍建設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全面提升產教融合水平。 校企雙方互認掛牌、就業推薦、員工培訓合作:校方在企方掛牌設立“校外實驗實訓基地”,企業在校方掛牌設立相應的“公司人力資源培訓基地”;校方借助繼續教育、職業資格培訓等教育教學資源,按照企業要求,為企業員工學歷提升、技能鑒定、崗前培訓等提供條件。 7.建立“校中企、企中?!?的辦學模式,實施雙主體、雙元制辦學;企業充分發揮自身的資金、資源優勢走進學校,建立“校中企”,幫助學校解決教學資金困難問題,為學校改善教學設施、教學設備,保證教師教學與社會需求的一致性,讓學生提前感知社會、了解崗位及工作工藝流程,降低學校的教學成本,減少學生校外實習風險;“校中企”的建立將教學和企業環境相融合,讓師生共同參與企業生產的各個環節,在生產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現場管理能力、職業意識和職業素養;校方為企業技術及管理人員的再深造,技術工人的操作規范性,從專業角度做好相關指導及培訓工作。 8.聯合行業骨干企業,共同開展行業人才培養標準體系建設。其中包括專業教學標準、專業實訓基地建設標準和人才培養評價標準等。加快先進技術標準向人才培養標準的轉化、融通;牽頭搭建具有行業特色的產教協同發展平臺,提升職業教育服務、支持產業轉型升級的能力。 五、保障措施 (一)組織保障 按照“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協同發展、合作多贏”的原則,成立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委員會,公司有關領導、專業技術人員為學校的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參與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定期對人才培養、項目實施、學生實訓、師資培養、學術交流等情況進行溝通交流,及時總結,不斷改進,持續強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深度及實效。 (二)制度保障 學校設立校企合作處,與招生就業處合署辦公,負責校企合作工作計劃制定、組織實施和檢查工作,制定《校企合作管理辦法》《校企合作管理辦法實施細則》《校企合作協議書》《校企合作考核辦法》《頂崗實習管理規定》《校企共建實訓基地管理辦法》等管理制度,指導校企合作項目的有序開展。校企雙方通過簽訂協議,明確各方職責權利、合作范圍及內容。 (三)實訓保障 按照教學計劃要求布置一體化教室,提供相關仿真的教學環境,以專業技能訓練為主,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技術水平。按照“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通過企業化的生產、實習實訓基地,使人才培養與生產經營有機結合起來。通過真實生產環境,使學生掌握過硬的動手能力,達到“應知、應會”的基本能力,養成良好的職業素質。 (四)資金保障 雙方在合作過程中,做到項目資金??顚S?。嚴格按照項目計劃和項目預算批復開展項目推進及資金使用事宜,嚴把項目資金關,內部定期檢查,嚴禁項目資金截留挪用,確保資金安全運行。
| ||||
【打印】 【關閉】 |
瀏覽次數: |